99色视频在线观看-99色视频在线-99色视频-99色精品-99色播-99色吧

產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技術支持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支持 > 水母熒光蛋白發出新激光 為量子物理和光學計算開辟新途徑
水母熒光蛋白發出新激光 為量子物理和光學計算開辟新途徑
  • 發布日期:2016-09-05      瀏覽次數:1975
    • [導讀] 研究人員把轉基因大腸桿菌產生的eGFP填充在許多光微腔里,作為一種“光泵”,能以納秒速度發出閃光,使整個系統達到產生激光所需的能量。

        綠色熒光蛋白極化激元激光原理示意圖:將活細胞產生的綠色熒光蛋白填充在微光腔中制成一層薄膜,光和電子能量混合產生準粒子。

        一個由英德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zui近出版的《科學·進展》雜志上發表論文稱,他們將水母體內的熒光蛋白基因插入大腸桿菌基因組,利用轉基因大腸桿菌產出了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(eGFP)并用來產生激光。研究人員指出,這一突破代表著極化激元激光領域的重大進步,其效率和光密度都比普通激光高得多,有望為研究量子物理學和光學計算開辟新途徑。

       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日前報道,傳統的極化激元激光器用無機半導體做增益介質,必須致冷到極低溫度;而有機發光二極管(OLED)顯示器中的有機電子材料能在室溫下工作,但需要有皮秒(萬億分之一秒)光脈沖來供能。研究團隊開發的新激光器也能在室溫下工作,但只需納秒(10億分之一秒)脈沖。

        極化激元激光來自一種量子凝聚現象:激光增益介質中的原子或分子反復吸收發出光子,產生一種叫做極化激元的準粒子,在一定條件下變成一種聯合量子態,從而發出激光。理論上極化激元激光需要的能量更少。

        研究人員把轉基因大腸桿菌產生的eGFP填充在許多光微腔里,作為一種“光泵”,能以納秒速度發出閃光,使整個系統達到產生激光所需的能量。“光泵”能在達到激發閾值后,給設備注入更多能量以產生傳統激光。該激光發明人之一、蘇格蘭圣安德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馬爾特·蓋瑟說,皮秒脈沖的能量更合適,但制造起來要比納秒脈沖難1000倍,他們的做法簡化了很多制造工序。

        蓋瑟還指出,新方法的一個關鍵優點是,蛋白質分子的發光部分被一種納米大小的圓柱形外殼保護著,讓它們彼此間不會互相干擾,分子結構很適合在高亮度下工作,更容易發出激光。但目前的激發閾值還太高,今后經過改進,zui終可讓極化激元激光器的激發閾值比傳統激光器低得多,這樣效率會更高,發光更致密。

    魏經理
    • 手機

      13224517959